資料來源:綜合高中成果發表彙集手冊
![]() | 綜合高中輔導機制與綜合高中課程之關係 | ||
社會發展變化多元,社會需要擴大,新生事物不斷出現,學校應多元發展,學校須配合科技進步與社會人力之需求,而改進課程與教學,甚至應改變紙筆教學的傳統,打破時間、場地制度的限制,而作大幅度的革新。面對今日教育上的各種挑戰,學校必須結合所有的力量,組成一個有機的輔導體,對每一個學生,做好輔導工作。 綜合高中與高中職不同之處在於其課程安排之方式及彈性空間,因此學校任何一項措施都應突破困難,使課程之特色顯現,尤其是輔導工作更應落實,以利學生真正達到適性發展。 我們可以說綜合高中的多元彈性課程是綜合高中的主體架構,而綜合高中的輔導機制則是串聯這個架構的基本必要因素。 | |||
![]() | 綜合高中輔導機制與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歷程 | ||
綜合高中是一種友善的學習系統,在這個提供適性學習機會的系統中,輔導工作相形之下則是更加重要。學生自入學起,在學習歷程中即與「學習輔導」、「生活輔導」、「生涯輔導」脫離不了關係,環環相扣。 | |||
![]() | |||
學生進入學校之後,即應透過各種測量方法,瞭解其個別學習特點,幫助其安排個別的學習計畫,並適時解決其學習的困難,改正其學習的缺失,使其能順利完成在校的教育。在具體工作上,輔導工作應特別注意下列各點: | |||
(一) | 實施學習輔導 ──協助學生學習做事、學習認知 | ||
1. | 辦理選課說明會:含家長座談會、學生座談會,協助學生及其家長明白各項選課流程、選課規定、進路相關課程,輔導其選擇學程、學科及參與各類學習活動,使學生選課符應其本身之性向、興趣發展。 | ||
2. | 實施增廣教學及補救教學: 為達到因材施教之教育理念 , 能兼顧學生之個別差異,使優秀學生潛能獲得充分發展,成績落後者可重建學生之學習心,以收教學之成效 。 | ||
3. | 對要升學的學生,加強其升學相關學科的教學與輔導,建立良好的升學基礎。 | ||
4. | 推薦優秀高三學生赴大學校院及四技二專預修學分,給予加廣加深之學習,以發展學生潛能。 | ||
5. | 對要就業的學生,加強其就業科目的教學與輔導,建立其就業的專業能力。 | ||
6. | 辦理業界教學觀摩,學生可獲得具有實務工作經驗的資深人員指導,及建立學校與社區之間良好的伙伴關係,善加運用社區人力資源,訂定並推展產學合作計畫,提供學生機會認識工作世界,培養其生涯規劃的知能,增進職業性向的試探機會,以協助學生未來就業與發展。 | ||
7. | 對尚未決定升學或就業的學生,協助其建立適當的學習計畫,以激發其學習興趣與潛能,使其有適當的學習成就,並充實其具做人做事的能力,奠定其未來發展的基礎。 | ||
8. | 辦理「校園外學習」:鼓勵學生參與藝術活動、閱讀活動、文藝活動等,以培養其人文情懷。 | ||
9. | 空堂課輔導:於空堂時間辦理學生之學習輔導及圖書館利用教育,並推動「學習護照」制度,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及發展社團活動之人際關係。 | ||
10. | 結合社區高中職教育資源,提供多元課程,學生可跨校選修自己興趣的課程,協助學生適性發展。 | ||
(二) | 實施生活輔導──協助學生學習如何與他人共同生活 | ||
1. | 加強落實民主法治教育,透過班會、聯課等活動課程,確實增進學生民主法治素養,並發展各種適應生活的能力。 | ||
2. | 加強辦理社團活動,以彌補課程教材之不足,並統整學習的經驗。 | ||
3. | 推動社區服務工作,加強學生對社區之認識與關懷,以增進社區生活經驗。 | ||
4. | 加強生命教育,使能愛惜自己身體與生命,並能維護個人及團體的安全。 | ||
5. | 實施倫理課程,啟發學生知、情、意、行之實踐,並落實生命教育之目標。 | ||
6. | 建立認輔制度,全校教師皆為輔導老師,協助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 ||
(三) | 實施生涯輔導──協助學生學會自我生存及發展 | ||
1. | 實施心理或教育測驗:實施賴氏人格測驗、興趣測驗、人格併圖測驗、自我瞭解問卷、多因素測驗、生涯興趣量表等各種測驗評量,以科學方法協助學生了解自我。 | ||
2. | 辦理「名人開講」活動,提供學生成功典範,作為其生涯規劃參考。 | ||
3. | 安排學生參觀企業界或工廠,提供學習及生涯發展之參考。加強學生進路選擇之知能。 | ||
4. | 舉行就業輔導講座,增進學生對職業的瞭解,建立對職業應有的態度與習慣,並重視職業道德之養成。 | ||
5. | 提供就業相關資訊,如求職履歷、自傳書寫準備方向,以及面談應對之訓練。 | ||
6. | 安排參觀大學、四技等大專院校,使學生體驗大學校園生活,增強學生生涯藍圖之規劃。 | ||
7. | 提供充足之升學資訊,輔導有升學意願之學生選擇適合之升學管道,並介紹其認識適合之科系。 | ||
8. | 辦理升學經驗傳承座談會,校友返校分享推甄面試經驗及備審資料準備方向。 | ||
(四) | 綜合高中學生在校三年輔導活動 | ||
![]() |
![]() |
本校課程係為升學導向與就業而設計,並兼顧綜合導向學生之需求。 學生可依個人志趣與性向,並徵詢老師與家長之意見決定進路後,參考課程手冊「各種進路修課建議」,選修合適之課程。 各學期選課時,提醒學生注意各領域之必修課程(部定必修與校訂必修)一定要列入選課計畫。選修課程部份,可就該學期各領域所開設之選修科目選擇,要注意不能盲目選擇,應配合自己的進路詳加考慮。 至於選課方式,除了高一上學期於新生訓練期間實施外,其餘各學期均於前一學期結束前實施。課程手冊已公佈每一學期開課表,並透過各種說明會、座談會以及個別指導等方式,輔導學生選課。有關選課輔導的項目、人員、時間、查詢資源等,說明如下: 一、輔導項目 分別經由學生、教師及家長三方面實施。 (ㄧ)學生方面: 1. 高一新生於新生訓練期間,介紹高中職與國中教育之差異,高中畢業之進路發展及大學多元入學管道等。 2. 高一上實施性向測驗及興趣測驗,提供客觀之評量資訊,並進行個別諮商,協助學生瞭解自我能力、性向與興趣。 3. 於高一上學期舉辦課程說明會,介紹各學期所開課程之內容與生涯發展之關係。 4. 以班級座談方式,向學生介紹各大專院校校系概況及各種職業資訊。 5. 舉辦選課座談會,提供學生有關選讀課程的資訊與考慮之因素,並依需要提供個別輔導。 6. 各學期開學後實施選課適應調查,對學生進行座談與個別輔導。 (二)家長方面: 1. 辦理家長座談會或說明會,藉親師溝通之機會,使家長瞭解有關子女生涯發展之各項因素,協助子女選擇適合個人能力與興趣之課程,以利未來發展。 2. 利用親職教育輔導刊物隨時報導學生選課適應情形及最新課程動態,讓家長對子女選課情形有所瞭解。 (三)教師方面: 1. 舉辦選課說明會,提供教師有關必、選修課程之資訊,並溝通其在學生選課輔導過程中所遭遇困難,協助解決。 2. 提供教師學生心理測驗資料,並說明測驗結果與學生選課間的關係。 3. 個別選課適應困難學生之轉介輔導服務。 二、輔導人員 (ㄧ)各班導師 (二)輔導教師 (三)學程召集人 (四)其他相關人員 三、輔導時間 (ㄧ)高一新生在新生訓練期間實施。 (二)各種說明會與座談會利用週末假日及生涯規劃課程時間進行。 (三)個別輔導利用課餘時間進行。 (四)家長溝通則適時適地以資料寄送、電話或約談等方式進行。 四、查詢資源 有關於綜合高中課程之實施,除查閱本校課程手冊外,並可向下列人員或有關單位查詢相關問題。 (ㄧ)開設必修及選修科目:教務處。 (二)課程規劃:教務處、各科召集人及學程主任。 (三)選課規劃:教務處、輔導教師、導師、學程主任及任課老師。 (四)心理測驗施測及解釋:輔導室、輔導教師。 (五)確定自己的性向及興趣:輔導室、輔導教師、導師、家長。 (六)科系簡介資料:輔導室、輔導教師。 五、選課計畫表 (ㄧ)高一上不分學程,著重培養基礎學科能力及生涯規劃導引,為能協助學生適應選課方式及瞭解選課之重要性,故在高一上學期安排2學分之選修空間。 (二)高一下開始,學生可以課程選修方式依照自己的興趣及升學或就業需要安排自己的課表,做更專精的學習。 (三)課程自由度: 1. 必修科目:包含『部定必修』與『校訂必修』,必須取得學分,始能畢業。 2. 選修科目: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及升學或就業需要安排,不及格可以不必重修,但總學分數必須符合畢業之最低要求。 3. 核心科目:學生若要在高三畢業時在畢業證書上加蓋主修學程者,各專門學程之『核心科目』必須選修取得學分且在特定專門學程修滿40學分。 (四)選修不受班級限制,性向、興趣、需求是課程選修的重要因素: 選課是可以跨班級選修,但: 1. 學生必須考慮自己之性向、興趣及生涯規劃安排,作適當選擇。 2. 可安排跨年級重補修。 3. 選課應該滿足進路需求: (1)要升學學生要注意『考試科目』必須選修,包含一般科目與專精科目。 (2)要就業學生要注意證照考試及技能學習之相關科目必須選修。 六、選課流程
![]() ![]()
|
![]() |
◆ 對學程選擇的建議
◆ 對課程選修的建議
|
![]() |
|